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记者 公绪成 李其峰 通讯员 陈婉
塑炼、分切、热压......
沂南县泽辉体育产业园内,工人们正紧忙制作新一批篮球内胆
10月9日,沂南县泽辉体育产业园内,工人们在数十道工序上紧密协作,为一笔5万颗的篮球内胆订单忙碌着。这些通过检测的内胆,将与一墙之隔产出的“球皮”汇合,共赴组装车间。
一颗标准比赛用球的完整诞生,需要历经上百道工序。而在沂南,这繁琐的过程无需远行,在同一个产业园内即可完成。这车间里火热的场景,正是沂南县作为全国重要篮球制造基地的生动缩影。
年产一千万颗篮球“心脏”
这家中胎企业凭质量赢得大牌青睐
在泽辉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,副总经理郭梓希托起一颗刚刚成型的篮球内胆,它的表面因密布着规整的纱线纹理而显得粗糙而坚实。“这颗就是篮球的中胎,也就是内胆,它可以说是一颗篮球的‘心脏’。”他介绍道,篮球的弹跳是否稳定、手感是否扎实、使用寿命能否经受上万次撞击,秘密都藏在这颗内胆里。
一枚篮球内胆的的诞生,就像是一场精密的“分子料理”。作为原材料的天然橡胶,经过多轮的压延,变得柔韧而富有可塑性;随后与炭黑、促进剂等原料在密炼机中高温熔炼,形成性能稳定的胶料;最后经过压延出片,像擀饺子皮一样被制成标准厚度。工人将达标的胶皮缝剪塑型,经过高温塑型,就来到了最核心,也最考验工艺的缠纱环节。
“一颗7号比赛用球,中胎缠纱长度必须达到2800米,误差要控制在10米以内。”郭梓希指向一台高速运转的缠纱机解释道,纱线以特定张力被紧密、均匀地缠绕在胶胆上,如同为心脏包裹上一层坚固的肌肉,这直接决定了成品球的圆度与回弹性能。达不到这个标准,再好的球皮也是徒劳。
如此严苛的工艺,换来了怎样的市场?答案就写在泽辉体育的客户名单上。如今,泽辉体育每年产出约1000万颗这样的“篮球心脏”,是全国最大的中高端中胎生产基地。斯伯丁、威尔胜、李宁等国际大牌,都指定其代工厂使用这里生产的中胎。
这么多大牌,泽辉凭什么赢得了巨头们的青睐?“我们卖的不仅是产品,更是一套标准。”郭梓希说。在公司的实验室里,每一批胶料都需经过严格的物理性能测试,确保成品能通过国际篮联(FIBA)严苛的认证。为了将回弹高度的误差降低0.5%,企业的研发团队曾在三个月里调整了上百次生产配方——而这0.5%的精度,正是专业比赛球与普通篮球之间的鸿沟。
高开网配资-股票融资50万一天利息-股票配资理财-配资十大正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