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山姆下架太阳饼、米布丁等口碑商品,上架好丽友派、卫龙辣条等大众品牌,引发会员集体抗议,质疑山姆选品质量下滑。
紧接着,又被曝出,山姆面包被指隐藏含转基因配料表。
山姆紧急下架争议商品,但“中产滤镜”已碎,260元会员费被斥为“智商税”,社交平台“退卡”声浪席卷。
根源还是在于利润下滑。
沃尔玛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,2025财年沃尔玛总营收648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%。
其中中国山姆独占约1000亿人民币,成为沃尔玛国际业务中增速最快的板块。
2025第一季度财报(截止至2025年4月30日)显示,沃尔玛总营收1656亿美元,同比增长41亿美元。
但其一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下滑却比较显著,同比下降近7亿美元,同比降幅近12%。
净利润的下滑主要源于关税和运营成本上升。
山姆很多自有商品,来自美国。
而自从2025年4月起中国对美进口商品开始加征关税,部分商品税率达34%,叠加美元汇率波动,跨境采购成本同比上升21%。
山姆跨境采购的成本越来越高。
母公司沃尔玛CEO Doug McMillon在财报电话会议中直言:“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保持低价,但考虑到关税的规模,即使是本周宣布的降低后的水平,考虑到零售业利润微薄的现实,我们也无法吸收所有压力。”
若要持续维持进口商品供应,山姆将不得已通过商品涨价,转嫁关税成本。
同时,门店数量的急剧扩张,也带来了运营成本上升。
山姆门店5年内从23家暴增至56家,由一线城市逐步下沉至昆山、张家港等县级市。
截至2025年初,全国门店已达54家,年底预计将突破60家。
县域物流效率明显低于一线城市。
县级市门店依赖区域中转仓协同,冷链物流成本较一二线城市高37%,且配送频次需每周2-3次跨城补货。
同时县域门店投入成本却并不低。
单店需配备超1000个停车位、2万平方米仓储空间,在GDP百强县,如张家港的物业成本达一线城市水平的65%,但客流量仅为后者的40%。
管理半径过载,也导致管理成本上升。浙江区域6店密集布局,新店培训、品控督导等人均管理成本上涨18%。
这也导致了三线城市客单价仅为一线的61%,但整体运营成本反高15%。
为降低成本,规避关税风险,山姆将加速供应链多元化,如增加墨西哥、越南采购。
但这些地方初期投入将推高物流成本7%,且南美供应链效率低于中国。
直接依赖中国本土供应商供货,将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有效途径。
70%-80%供应商本土化,将不可避免导致供应链“降级”现象,徐福记变身“呈味空间”、盼盼更名“panpan”,以“伪差异化”维持利润。
其实不止山姆,盒马等国内超市面临经济低迷形势,都在主攻性价比高的下沉市场。
盒马最先放弃中产梦,主动下沉县域求生。
目前盒马高端会员商店盒马X会员店仅剩3家,北京大兴店将于7月底关闭,标志其对标山姆的战略彻底失败。
取而代之的是硬折扣业态盒马NB,聚焦长三角富裕县级市,签约门店已达355家,目标年内更是破千家。
盒马NB的自营品牌占比60%,950ml鲜奶仅售7.5元,比胖东来低30%,以“真实惠、够放心”重构定位。
盒马NB抛弃传统经销商体系,直接与厂家合作研发专供商品。
例如NB鲜橙汁(9.5元/L)由霸王茶姬供应商生产,精酿啤酒(3.3元/500ml)与湖州特思拉共建垂直供应链。SKU精简至1000-1500个,单品类仅5-10个品牌,以规模压价。
盒马2025财年数据显示,整体GMV超750亿元人民币,首次实现全年盈利指标扭亏为盈,主要得益于聚焦盒马NB优选业态及下沉市场扩张。
在阿里2025财年Q2财报中,“其他分部收入”同比增长9%至521.78亿元,该增长主要由盒马(含NB)及阿里健康驱动。
盒马NB的县域低价策略,成功填补了县城山姆代购和传统商超之间的市场空白,成为收入增长引擎之一。
在传统大卖场毛利率跌至2.1%的当下,社区便利店数量却激增21.4%。
盒马NB等硬折扣超市正在集体下沉三线城市,并以极致性价比重构认知,成新流量入口。
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城市消费者而言,盒马NB等硬折扣超市虽不及山姆,但却以爆款品类和极致性价比,彻底颠覆县城传统超市,为普通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!
高开网配资-股票融资50万一天利息-股票配资理财-配资十大正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